钓鱼人最崩溃的瞬间莫过于上一秒还在疯狂连竿,下一秒浮漂却像定海神针般一动不动,再也没口了。这种让人抓狂的现象,老钓友都叫它"散窝"或"窝子瘦了"。


本期内容,小编就为钓友们找出那些让鱼口神秘消失的“罪魁祸首”,并奉上立竿见影的破解之法,让你出钓时轻松应对各种“停口”危机~



气压发生变化


很多钓友认为,在夏季作钓时,天气的突然变化会导致鱼停口。比如从有风变无风,天气变得闷热,鱼就会出现停口现象。


但其实,真正影响鱼口的不是天气本身,而是气压波动。闷热天气压低,气压降低水底溶氧量也会随之下跌,气压太低鱼会因为缺氧上浮,无心吃饵,自然就会停口。




这时可以更换细线组,适当钓浮,或更换新的钓点,比如出入水口等地,这些地方的水是活水,受低气压影响小,水中溶氧量稍高,鱼口会好一些。


钓友们出钓时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,随时关注气压的变化,及时做出钓法或钓位调整。


补窝方式错误


刚到钓位打窝时,因为鱼群还没有聚集起来,就算窝团砸进水中,对诱鱼效果也没什么影响。但是一旦窝子里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鱼群了,还频繁补窝,甚至用砸窝的方式补窝,那么大概率鱼就会停口。


鱼疯狂咬钩时,说明已经放松警惕。突然大量窝料入水,要么把鱼吓跑,要么它们就跑去吃窝料而不咬钩了,自然而然就会没口。但是一直不补窝,等窝子里没了窝料诱不来鱼,也会没口。


正确的补窝方式是感觉鱼口明显变稀时,抓准时机轻轻撒一小把窝料,动作一定要轻,别惊着鱼。要是彻底停口超过20分钟,就不建议死守了,可以直接换钓位。



错过窗口期



还有一种停口的原因,是过了鱼类进食的“窗口期”。人类会按时吃饭,鱼类也有进食的时间点,就是所谓的觅食集中期。就夏天来说就是早晨8、9点之前和傍晚5点以后,以及夜钓的时间段。如果过了这些时间段,可能就会出现突然停口的现象。




如果是这种原因停口,建议钓友们也回家养精蓄锐,为下一次窗口期做准备。


鱼儿受到惊吓


鱼受到惊吓也会四散逃离窝点或停止进食。鱼受到惊吓的情况有很多,最为常见的是脱钩跑鱼,或者是在窝子里遛鱼;也有突然的噪音,比如岸上的喧嚣声;还有水底外来物的惊吓,比如冲刷进来石头、木材等。




如果鱼受到惊吓停口,但钓友们还想在这个窝子继续作钓的话,那就只能重新守钓,等鱼群再次聚过来


另外,如果是因为脱钩跑鱼或在窝子里遛鱼,导致窝子里其他的鱼受到惊吓停口,就一定要在遛鱼方面做出改变。


鱼儿中钩,特别是大鱼,一定不能原地对峙,必须要想办法将其从窝子的侧面遛出来,将鱼拖出窝子,不仅鱼的挣扎力度会小很多也不会惊到窝点附近的鱼。


有大鱼进窝


如果以上几种情况都不是,但鱼还是莫名其妙的停口了。那么,就有可能是有大鱼进窝了。比如在钓鲫鱼的时候,如果突然停口且水面开始冒出大气泡,这种情况可能是大鲤鱼已经进入窝点,在水底拱泥造成的;也有可能窝子里进来一条黑鱼或者大翘嘴在吃饵料,或者在攻击小个体鱼把它们吓跑了,都会造成钓点长时间的停口状态。




这时候别慌,饵料搓大点,子线换成粗的,浮漂调钝点,抄网提前架好,可能是有大鱼要咬钩啦!





突然停口不是结束,而是新战术的开始!钓友们下次出钓时,如果遇到突然停口的情况,不妨把这套方法当"急救手册"用,判断出造成停口的主要原因,见招拆招,相信一定可以接着连竿爆护~


也欢迎钓友们分享自己面临突然停口现象的解决方法,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哦~